<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acronym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acronym>
<acronym id="yii0q"></acronym>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2020-12-21 11:35:32      點擊:

系統目標

 

  醫院婦產科在嬰兒初生時,通常採用母嬰佩戴標籤手環來識別母親及嬰兒的身分。此標誌手環使用手寫標示或條碼技術來辨識,容易被調換,所以辨識錯誤是最容易發生的新生兒醫療糾紛,一旦辨識錯誤對於家庭和醫療機構都有極大影響。

  

  醫院現有的管理制度理論上不會讓探視家屬隨便進入且有人數控管、控制閒雜人隨便出入等機制。但實際管理中,進入的大門為敞開式,樓梯電梯也可直接通往病房區,以及每間母嬰室也是敞開式,外人是很容易進入的;不同母嬰室的人員也可以隨便走串…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會發生新生兒抱錯,嬰兒被盜的可能性。

 

  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角度,及追求卓越醫療服務品質下,醫院除應為產婦及其新生嬰兒提供醫療服務外, 還應該承擔安全保障義務,嬰兒的保護安全措施,在母嬰親善醫院更顯得重要。給嬰兒採用一種確實可靠的防止抱錯措施,以及防止人員隨意進出,對不相關人員禁止入內,防止嫌疑人抱著嬰兒暢通無阻的離開。正是目前醫院婦產科所欠缺的。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正是這樣一個系統,為了提升母嬰正確無誤的身份辨識方法及確保新生兒在執行親子同室之安全性,透過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之應用,藉由精準的感測網路,主動對新生兒作完善而嚴密的辨識及全程追蹤監測。

 

系統特色

1. 防止嬰兒抱錯:

  每個嬰兒標籤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UID,透過嬰兒標簽的唯一碼與醫院系統對照可以準確辨識每個新生兒的身份并且連結到系統中與母親的病歷資料配對,多重的身分認證機制能夠避免抱錯嬰兒而產生的醫療糾紛問題。

2. 防止盜取嬰兒:

  嬰兒標簽設計內建了多重感測器,除了紅外線測溫器可以判斷標籤是否有被移開新生兒身體外,震動偵測裝置可以針對微小的移動發出訊號,對於不正常的移動可以率先發出警報。除特殊情況外,母親與嬰兒都會待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在這個區域內就是系統檢測的安全區域。當嬰兒被非法移動,系統立即警告提示并為事后提供客觀的歷史記錄。

3. 新生兒體溫偵測:

  高精準度的紅外線測溫器除了可以判斷標籤是否有被移開人體之外,對於新生兒體溫的變化也可以做即時的偵測,有異常的溫度變化可立即發出警報,監控站可以做最即時的處理。

4. 設備儀器定位追蹤 (延伸應用):

  當RFID感測網路在醫院中佈建完成時,在此環境中我們就可以對主動式標籤進行定位與追蹤。醫院中的設備儀器常常要隨著病患移動使用,常常會使用后閒置在某個病房導致另一位病患迫切需要時卻找不到儀器的窘境。在每個設備儀器上安裝主動式RFID標籤,醫院的監控站就可以掌握所有設備儀器的動向。

 

 

系統架構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條碼管理系統 系統運作說明

  1 Reader的安裝:

  根據醫院環境與使用的情形,在要追蹤的房間與走道佈建Reader,結合系統定義每一個Reader的位置,藉由Reader收到佩帶標籤的訊號強弱,進行定位演算來判斷所在位置。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1.1 醫院場地勘察:針對要建置系統的醫院場地進行勘查,確認房間的數量、大小,走道的長度、寬度,隔間的材質….等;以利配置reader的數量估算。

  1.2 將Reader預估配置位置在場地平面圖上標示,并實地確認安裝位置狀況(包含電力供應狀況,網路供應狀況,可放置空間狀況)

  1.3 與醫院系統端確認Reader的連接方式與IP配置

  1.4 設定每一臺reader的參數,并且確認每一臺reader的安裝位置;若是有連接警報裝置,警報裝置的安裝位置也要同時確認。

  1.5 安裝Reader與警報裝置

  1.6 根據標籤實際訊號進行微調,包含天線的方向與種類、Gain Level、RSSI Level等參數。

  1.7 重復微調與測試步驟直至系統運作OK。

  2 Tag的配對與發送:

  系統針對嬰兒標籤的UID建立配對資料。在新生兒出生后,將配對好的嬰兒標籤給新生兒佩戴。護理人員也配帶專屬的標簽。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2.1 新生兒出生後,家屬確認外觀與特徵檢視

  2.2 確認後進行新生兒清洗

  2.3 清洗完成後替新生兒蓋腳印,並戴上手環(腳環)標示(母親姓名)

  2.4 將嬰兒標籤放置於嬰兒腹部,嬰兒標籤測溫面需要與腹部皮膚碰觸,按下按鍵讓嬰兒標籤開始運作。

  2.5 放置好嬰兒標籤後,護理人員隨即用包巾將新生兒包裹完成

  2.6 同時間護理人員將嬰兒標籤ID與系統母親資料連結,系統開始記錄追蹤嬰兒的體溫與位置資訊。

  2.7 送進育嬰室

  3 嬰兒標籤異常狀態判讀流程: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3.1 按鍵緊急呼叫:護理人員或家屬若是發現新生兒有異常狀況時,可以按下緊急呼叫鍵進行緊急呼叫;系統接收到嬰兒標籤的按鍵訊號時,隨即顯示該標籤的位置并且發出警報,院方可以即時接收到資訊并且進行處理。

  3.2 新生兒體溫的定時偵測:系統記錄新生兒體溫變化,并且設定體溫變化的上下限范圍,一旦變化程度超過預定的標準值則發出異常警報。

  3.3 震動感應偵測:產生震動時立即偵測體溫,若是溫差過大(離開人體)則系統進行是否有護理人員標籤在旁的判斷,若是沒有則發出異常警報,若是有則發出警告訊號,由系統端人員判斷處理。

  3.4 TAG低電壓警報:系統接收到低電壓警報時,發出更換電池訊號,確保每一個嬰兒標籤都能夠正常運作。

  3.5 標籤訊號消失:在設定的時間間隔內,標籤訊號若是沒有再度接收到,則系統發出警告,并且將最后出現的位置區域標示出來。

  4 育嬰室的管制: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4.1育嬰室中的嬰兒標籤發送訊號

  4.2 正常狀況下,訊號皆由安裝在育嬰室中的Reader接收,此時只需判斷訊號是否異常(流程3)

  4.3 當TAG經由不同的Reader接收到訊號時,系統端進行判斷是否同時有護理人員的標籤在旁,若沒有則發出警報。

  5 母嬰同室的管制: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5.1 母嬰同室中的嬰兒標籤發送訊號。

  5.2 正常狀況下,母嬰同室中的嬰兒標籤需要被該室的Reader接收。

  5.3 若是由不同Reader接收時,系統端進行判斷是否同時有護理人員的標籤在旁,若沒有則發出警報。

  6 RFID手持式移動電腦身份認證:

  護理人員為初生兒進行疫苗接種、餵奶、服藥…等各項護理動作時,佩戴的RFID手持式移動電腦可以快速辨識身分,避免產生醫療疏失與糾紛。

新生兒防盜與母嬰配對管理系統

  步驟說明:

  6.1 護理人員或醫師使用手持機讀取嬰兒標籤訊號

  6.2 手持機讀取標籤ID后將系統中配對的新生兒病歷資料調閱出來

  6.3 護理人員驗證資料正確性

  6.4 資料正確,進行疫苗接種、餵奶、服藥…等各項護理動作

  6.5 資料不正確則重新核對身分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 <acronym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acronym>
<acronym id="yii0q"></acronym>
<rt id="yii0q"><small id="yii0q"></small></rt>